8月9日消息,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围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夯实基础、深化应用、求实创新、安全可靠”的“十一五”信息化发展方针,行业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为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日前,以“IT治理创新经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保险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西藏林芝召开。
保监会统计信息部主任吴晓军在发言中表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制约了企业的健康成长;现有产品和服务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弱化了保险多样化特性;单纯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活动使部分企业忽视了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属性”。
他认为,即将颁布的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支持和推动全面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强化合规管理,提高公司内部管控的技术水平和刚性约束能力;积极深入推进经营管理由“保单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移,提高数据资产价值,推动企业差异化竞争;要适应业务创新要求,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改善和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便利化,强化对保险标的风险的事前管理,建立稳定、持续和可控的销售渠道。各保险公司应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紧密联系保险业特点,挖掘新技术与保险业务的结合点,抓住高新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时机,积极引入和应用各种新技术,为保险创新服务。
在变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下,保险信息化工作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集团)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IT企业的高管、专家就完善IT治理机制、提升IT治理水平做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信息化进程中,科学的IT治理机制是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完善IT治理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保险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进步,促进产品、服务、销售等创新。
来自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IT企业和咨询机构的70多位高管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