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x Trade Networks是FedEx联邦快递的一家子公司。为解决货物延误的问题,FedEx Trade Networks与IBM的商业合作伙伴IKON合作,共同实现了一个ECM系统。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公司在出现时间延误导致货物滞留问题时,实现的ECM系统在其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优势之处。以供高校物流教学和物流知识需求者阅读参考。 FedEx Trade Networks是一家拥有3,200名员工的公司,它是FedEx联邦快递的一家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FedEx Trade Networks是美国海关报关文档处理数量最多的企业,每年达到500多万次。作为领先的协助国际运输的服务提供商,这家公司通过简化文档过程,帮助货物快速通过边界保护部门(CBP)。 “流”不动的快件 FedEx Trade Networks公司的业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快速增长,尽管他们对业务的增长十分高兴,但也发现,使用以前过时的纸张密集型(paper-intensive)的业务处理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最近两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更严格的安全检查条例。根据规定,货物过关记录必须至少保存五年时间。FedEx Trade Networks当时所有的过关记录全部是纸张文档,为了储存这些越来越多的文档以备政府需要,该公司的仓库得以“突飞猛进”的扩展,里面存放着数以千计的文件柜。 FedEx Trade Networks在使用人力进行手工处理的情况下,一个工作人员从文档仓库中找一篇需要的文件,平均需要花费两天半的时间。这样的慢速度,成为海关放行中心货物运输的瓶颈。 在当时,FedEx Trade Networks的业务量实现翻番增长,为了应对更高的业务量,他们不得不雇佣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文档的手工处理,可是速度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这种业务量与处理能力的矛盾下,FedEx Trade Networks急需找到更简单、快捷的方式进行文档处理,免除更长的时间延误。否则,重要货物在海关的长时间滞留,会使用户产生怨诉和不满。 “扫”出来的信息 为解决这个问题,FedEx Trade Networks与IBM的商业合作伙伴IKON合作,共同实现了一个企业内容管理(ECM)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IBM DB2内容管理器之上,内容管理器运行在IBM eServer iSeries系统上。 利用ECM系统,FedEx Trade Networks使用Ascent Capture在全球货物投递地点采集文档。Ascent Capture采集纸张文档,并将它们转换为准确的可检索的电子信息。扫描得到的文档通过FedEx联邦快递的国际虚拟专用网进行传输,并经由IBM WebSphere MQ Workflow输入到iSereis上的DB2内容管理器中。 FedEx Trade Networks应用ECM系统后,简化了国际运输流程,它使用图像技术来保存并将CBP文档发送到当地的CBP官员,极大地降低了向美国进口货物的复杂度。 “省”出来的收益 现在,FedEx Trade Networks的ECM系统与FedEx官方网站相结合,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密码登陆这个系统,查到经过扫描后的文档。在几秒钟的时间内,FedEx Trade Networks的客户服务代表或者用户自己,就可以在线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这些文档还可以以PDF的方式被打印出来。 应用ECM系统,FedEx Trade Networks已经实现了明显的收益: 现在,FedEx Trade Networks是FedEx联邦快递的唯一海关经纪人,负责FedEx联邦快递在美国5个国际海关放行中心的工作。 “我们是推动FedEx联邦快递国际有限公司服务业务的发送机”,FedEx Trade Networks航空快递运营部副总裁Doug Wendt说,“我们的技术可以在FedEx联邦快递的班机降落之前就让正确的文档提前到达海关放行中心,从而使货物运输快速通过海关。因为我们的系统了解哪些包裹需要检查,哪些能够快速投递。” “这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是解决传输问题的理想方案。在几秒钟之内,我们的服务代表就可以在线查看特定运输的状态,更新客户资料。此外,我们的在线自助服务功能Global Trade Data,可以让客户即时访问实时运输状态,同时还降低了客户的总服务费用。” 用户感言 电子商务风潮在全球的崛起,非但没有减弱业者对物流的需求,反而扩大了这样的需求。企业间为了解决物流方面的问题,势必会越来越依赖快递业者所提供的服务。 联邦快递认为,快递业者应该增加自己对顾客的附加价值,朝着做顾客的“全球物流专家”的角色迈进。特别是对企业用户来说,联邦快递的全球物流专家角色,可以提供企业增值的服务。要成为企业全球物流管理的后盾,联邦快递势必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沟通模式,企业才能掌握货品的所有配送过程与状况,就如同掌握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一样。 |